
新闻中心
知名展商
常州市永庆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恩弟特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鑫茹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吉安大禾工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玉环县金泽机械有限公司
瑞安市博鸿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玉环县三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台州中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广州市埃埃拓普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
无锡凯利达斯油泵油嘴有限公司
纽尚(宁波)汽车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常州市鼎峰灯业有限公司
南京奥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衢州永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江苏索特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常州纳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嘉兴泰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宁波亘泰贸易有限公司
玉环欧冠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越秀区锦裕配件公司
中山市显顺塑料扣具有限公司
泉州鲤城东楠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南洋汽摩集团有限公司
台州浩森机电有限公司
山西阳煤千军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顺加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玉环恒华泵业有限公司
宁波恒信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雄达汽配有限公司
台州凯菲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浙江宏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海盐振达汽配有限公司
海盐振达汽配有限公司
宁波依必艾轴承汽配实业有限公司
高博集团有限公司
KARZ Korea Inc
SOO Co Ltd
Valeo Pyeong Hwa International Co Ltd
Brakewel Automotive Components (I) Pvt Ltd
T F Trading LLC
星城汽车备件贸易有限公司
KYC Everlight Sdn Bhd
Mohm Chemical Sdn Bhd
Oto World Parts Sdn Bhd
SKI Industry Sdn Bhd
United Autofilters Industries (M) Sdn Bhd
Wellmart Online (M) Sdn Bhd
Wooyau Machinery (M) Sdn Bhd
Yamamoto Industries Sdn Bhd
K-WY Ltd
长春粤顺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武汉泽科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工正汽车配件厂
晋江市汉威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
瑞安市荣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诸暨市伟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瑞安市瀚德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北京嘉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容天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台州雷晝减振器有限公司
常州博瑞油泵油嘴有限公司
浙江宏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浙江华森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宏鑫减震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海力奇增压器制造有限公司
瑞安市峰德汽车部件厂
瑞安市科茂汽配有限公司
河北钛通滤清器有限公司
浙江瑞德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浙江华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广州坤江汽车配件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福建省莆田市中涵机动力有限公司
杭州浩润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北京梵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金华阿泰尔斯汽配有限公司
黄山奥胜滤清器科技有限公司
黄山欧玮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上海龙湃贸易有限公司
浙江浙川减振器有限公司
台州东方海博机械有限公司
北汽融创汽车用品(北京)有限公司
杭州光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霍尼韦尔汽车零部件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
GMB
仪征亚新科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
扬州五亭桥缸套有限公司
Eurobump Otomotiv Sanayi Ve Ticaret AS
烟台开发区大車轴瓦有限公司
阪东(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德鸿机件制造有限公司
扩利汽配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黄山菲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丰田通商(广州)有限公司
华泰汽车配件工业(南平)有限公司
青岛金环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欧梯克工业(天津)有限公司
Genmot Crankshaft Industry
福建汇华集团东南汽车缸套有限公司
凤城市洪波增压器有限公司
香港卡特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杭州力亿轴承有限公司
特耐第国际有限公司
福建华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斯凯孚(中国)销售有限公司
江方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华为造车or不造车,对汽车行业都是一次降维打击?
时间:2021-05-06 15:52:36 来源:
造车还是不造车?这是个问题。
目前,我们正进入第二轮新造车的高峰期。典型的标志是,更多的互联网巨头开始入场。百度、小米、滴滴、华为,包括最近刚刚显露造车野心的OPPO,均有涉足汽车业的举动。
其中,华为的粉丝声量相当大,行业内对华为的期待值也很高。但从华为自我官宣来看,他们暂时不会造整车,而是提供解决方案。华为走出的这一步,值得我们细细说道。
最近一阵子,华为与汽车之间,至少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特别讲到,为什么华为一直坚持不造车?原话是这样的,“产业界更需要华为,不是需要华为这个品牌的车,而是需要华为ICT的能力,帮助他们造面向未来的车”。
这是华为定下的基调,要做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博世”,要成为整车厂的供应商伙伴,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
背后的原因很好理解。
首先,智能电动汽车改变了我们对汽车的传统定义。
以前,汽车是典型的机械集合体。我们买车,非常讲究“三大件”,分别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现在,智能电动汽车不需要发动机和复杂的变速箱了,我们需要关注“新三件”,分别是电动力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
可以说,汽车越来越像电子产品了。我们需要研究芯片、算法、传感器,而这些领域,属于互联网巨头最擅长的舞台,传统汽车工程师反而是“门外汉”。
比如,华为在ICT领域绝对是强者,所以,他们可以为整车厂提供全方位的新技术解决方案,专攻整车厂搞不定的事情。
所谓的“全方位”,究竟覆盖面有多广呢?看看这张图就清楚了。
最基础的,华为可以提供智能能源解决方案,包括电驱、充电,以及电池管理系统。也就是说,在三电系统中,除了电池本身,华为不做涉及,另外两个领域,电动车都可以直接搭载华为的产品。
再往上看,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可以提供MDC计算平台。在前不久举办的HI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已经推出了最高算力达400TOPS的MDC 810计算平台。
在智能互联领域,华为有HiCar车机互联系统。目前,不少汽车品牌大规模搭载了HiCar车机互联系统。至于智能网联领域,华为有5G通信模块,在车路互联的技术攻关上,可以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甚至于,华为自家也有云服务。智能电动汽车要接入互联网,要做云计算,华为同样有技术方案可供选择。
我们大可以进行想象,除了汽车外面那层壳,剩下的东西,华为都可以直接提供。所以,华为才可以豪气地说出,“我们认为智能电动汽车,相当于电脑有了一个汽车的外设,而不是在汽车这个壳体的基础上,接入了电脑。这两种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实,不论华为造不造车。当华为可以在供应链体系中,参与度如此之深入的时候,其话语权都是不可低估的,更多的产业价值也会尽入华为的篮子里。
第二件事,更为有趣。
在这次上海车展中,赛力斯SF5再度上市。或许,不少读者朋友对赛力斯这个品牌仍很陌生。
陌生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查了下赛力斯的销量数据。在2020年,赛力斯总共卖出去732辆,能在大街上见到这款车,也是足够稀奇。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却由华为余承东亲自站台,宣布赛力斯SF5华为智选版的价格。最为关键的是,之后可以在华为的线下展厅看到这款车,同步在华为的线上商城中可以买到。
这个不矛盾,因为华为说了“不造车”,但没有说过“不卖车”。
更耐人寻味的是,上市仅两天,赛力斯官方发声,SF5的订单数已经突破3000辆。另外,据华为线下店的销售人员反馈,之前曾担心卖车影响其他业务,但结果却促成了更大的客流量,实际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我们必须了解一个背景。华为之所以快速转投汽车行业,与美国制裁脱不开关系。据报道,2020年华为手机业务深受打压,其全球手机出货量为1.89亿台,同比下滑21.5%。如果之后限制越来越严,华为甚至会陷入手机业务停滞的局面,那么,寻找补充业务刻不容缓。
于是,华为需要奔着汽车行业转型,因为这一市场的潜在估值有望达到万亿规模。
线下店卖车,同样是一次新尝试。
如果手机业务受限,那么华为的终端渠道也可能随之萎缩。那么,在终端门店尝试售卖电动车,可以提供新选项,有望保住既有的销售渠道。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华为也在替整个汽车行业“趟雷”。就门店规模而言,华为在全国约有5000家高端体验店,几乎覆盖每一座城市,该销售渠道规模超过了任何一家汽车品牌。
如果华为真的可以把赛力斯SF5卖好,那么,汽车销售渠道真的有可能被重新定义,传统4S店将会加速退出历史舞台。
整个行业会非常震惊。原来,互联网巨头不仅在新技术上具备降维打击的能力,即使在销售问题上,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同样的,华为离“自己造车自己卖”,真的只有一步之遥了。4月29日,路透社报道称,华为正在与小康股份洽谈收购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控股权事宜。而华为一旦控股金康汽车之后,将会生产带有自己品牌标志的电动车。不过,华为和小康股份均否认了这一消息。
但是,话又说回来,要是互联网巨头什么事都做了,传统主机厂该担当怎样的角色呢?真的要沦为富士康这样的代工厂吗?
目前看,华为在汽车行业埋下了两条线,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为整车厂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在明,这是TO B的选项;帮助整车厂卖车,直接提供新渠道,并对接消费者,这是TO C的选项。
双线并行,华为几乎可以大包大揽了。目前,华为官宣不造车,不是实力不行,而是时机未到。
一百多年来,汽车行业的变化总是一步步累积的,但在变革之时,却需要外界力量的推进。当华为这些巨头入场时,新的变革期已经到来,降维打击也好,换道加速也罢,我们能够遇到更好的汽车产品,这就是行业变革的意义,保持美好的期待吧。